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 郭燕红
告别奋发有为的2017年,我们迎来了充满机遇的2018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把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生命和健康关乎每一个人及其家庭的幸福安乐,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建立“公平可及”和“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在刚刚胜利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进一步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健康福祉和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战略部署,也为我们投身于卫生与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审视医疗卫生领域的供需矛盾就是: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的新需求和目前医疗服务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因此,要加强供给侧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围绕建制度、强保障、优服务、重管理,促进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任务十分艰巨。一直以来,中国医疗服务总量位居世界之首,且持续上升。2016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达到79.3亿人次,比2015年增长3.1%;住院量2.27亿人次,增长8.0%。我国350多万护理专业工作者作为医疗卫生战线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在日常的医疗护理工作中,还是在重大自然灾害、疾病流行等人民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恪守宗旨、辛勤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护理专业的发展也始终以其专业化知识和技术为人的健康提供服务,在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中担负着救死扶伤、保护生命、防治疾病、减轻痛苦的专业职责。应当看到,当前到今后的一段时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护理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从发展理念来看,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在人生老病死全过程的疾病预防、健康促进、诊疗康复、照护关怀等工作中发挥专业作用。从专业实践来看,要将护理服务内涵外延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密切对接起来,与推进分级诊疗、促进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相适应,使护理专业服务从疾病临床治疗向慢病管理、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方面拓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
护理工作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伴随2018年钟声的敲响,广大护理工作者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奋发进取,促进护理事业更加充分、更加平衡的发展,为增进国民健康福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刊登于《中华护理杂志》2018年1期
本文为转载,已注明来源或作者,图片皆来源于网络,仅作交流分享,荣誉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及时处理。(邮箱:gcnurse@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