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阶段,专科护士的“危”与“机”
2020-06-09 37079 作者:广慈医护

每个人从出生到去世都离不开护士的照料和护理。这场战疫打出了医护工作者的尊严,也激发了更多关心护士护理发展的行业同仁的思考。病毒作为这个星球的原住民,有着非常强大的生存力和对健康的杀伤力,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后抗疫”时期,疫情将常态化存在,医护工作者将面临“时刻准备着”的使命和召唤。


钟南山:我们需要高素质、多学科的医护人才一起合作


《柳叶刀》杂志一项研究显示,护士的数量和护理水平直接影响患者的死亡率。此次新冠疫情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抗疫总指挥终南山曾经说过,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传染科的专家和医护工作者,更需要呼吸科、心胸科以及重症领域的医护专家一起携手,这是一场多学科合作的战疫,需要高水准的专业医护工作者。


值得思考的是,在出征武汉的护士队伍中,很多护士ICU经历小于一年,不会使用无创和有创呼吸机。很多参与这场战疫的专家也看到,在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中,一部分精通呼吸机、ECMO、CRRT专科技能的ICU专科护士,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派出近数百名援鄂护士便是其中的一支专业力量。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是全国首批护理本科院系之一,拥有护理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积极与国际知名高校开展学生定期交流与护理科研合作,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科护士。


疫情帮助护士打开职业壁垒,中国护理迎来发展新机遇


向国际化、标准化发展的高素质专科护士将成为国家重点培养的方向,本次疫情将成为护士职业提升与价值最大化的新起点。很多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护理科研的重视度,通过顶层设计切实提升护理学科的综合实力。


在专家看来,护士培养除了要教授护理学知识技能,还要进一步融合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等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一线抗疫工作强度大、专科护理难度高,专家和职能部门的领导更意识到培养专科护理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紧迫性。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2020年世界护理状况报告》中指出:“中国还需确保护理人才覆盖从重症、急诊到精神卫生等各种专业学科的培养和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理部主任杨艳表示,在疫情的推动下,护理今后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快专科护理发展的速度、规模、类别,增加培养高学历护士的力度。而作为护理人员,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护理,而应在更大范围内增加跨专业的学习,例如学习公共卫生知识、法律法规等,通过跨专业的学习,更好的与团队配合。这是新冠疫情带给我们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爱护广大护士,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完善激励机制,宣传先进典型,支持优秀护士长期从事护理工作。”这给我们带来了鼓舞。抗疫还没真正结束,但护士队伍突破职业生涯的瓶颈,迎来发展新前景的契机已经到来!


社会更多力量正在携手让更多护士得到专业水平的提升,打开职业上升的通道,成为健康中国的守护者和管理者,让“白衣天使”在职业的道路上飞得更远更高!


END

意见反馈
浙江广慈医护有限公司
浙江广慈医护有限公司